[帥]我也可以選擇不跟你説,這樣就不會被你罵了

106

我也可以選擇不跟你説,這樣就不會被你罵了

作者: 元帥

 

 

我沒有小孩,但總能聼到周圍做父母的朋友們,因爲小孩子開始學會撒謊的問題而苦惱。

在跟做了父母的朋友們聊天的時候總會聊到,“孩子撒謊了要怎麽辦?”

我不是父母,但我曾是個孩子。

我知道什麽時候我會想要對母親説謊;我還記得從什麽時候起,母親說我開始叛逆了。

小時候母親永遠引以爲豪地向她的朋友們炫耀我們的關係有多麽的親密,母女之間有多麽的透明。

可真的是這樣嗎?

我只是找到了跟母親的溝通之道。

我覺得她並不瞭解我,就像我真的也不瞭解她一樣。

從青春期開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 “小秘密”。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相信我們第一件事一定是會想要跟我們最親近的人分享,譬如,父母,朋友。

我還記得,我就是什麽都會跟母親講。

無論是我情竇初開的小心思,還是講我内心深處存在的 “小惡魔”。

直到,我開始學會了看臉色。

因爲不是每一次的誠實分享都會得到我期待的回應。

我開始能分辨得出哪些是母親真實的誇贊,而什麽時候,是她欲言又止的隱瞞。

“既然每次跟你説實話,不是被你訓斥就是被你責駡,那我只能學會不講就好了!”

這是我猜測大多數孩子在最一開始學會撒謊或隱瞞的内心獨白。

就算我的例子,母親並不會直接對我職責或謾駡,但是爲了避免看到母親爲難的 “欲言又止”,我開始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對母親相對性的 “信息屏蔽” —— 就是不會什麽都願意跟她説。

當然,也許有的父母會説 “那難道看到孩子做錯事,或聽到孩子説錯話,因爲怕他們對我撒謊,我們就因此不管教了嗎?”

當然也不是。

但是我們可以提醒自己,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想要教育孩子的時候,先站在他們的立場和角度想一下這件事。

很多事情,我們大人一聽就知道是錯的,一看就知道不應該這麽做。但是孩子們并不會天生就知道。那麽對於他們來説,也算一定程度上的 “不知者無畏”,他們自然就不會理所當然的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

孩子們的經驗太少,我們成年人也是從小時候犯的錯誤中學習的,所以孩子們的第一次犯錯是可以原諒的。

這讓我想起來母親曾經很愛說的一句話 “我今天説一次,但是不是批評你,是告訴你;但是下一次如果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就可以批評你了,因爲我已經告訴過你不能這樣做了。”

當然,以我的經驗,小孩子犯錯自然沒有這麽容易改,只有不停的重複和强調,才能增加小孩子的“正確經驗”。

父母與孩子們畢竟隔著二十幾年的時間代溝,在各種信息上的獲取或解決問題上,注定無法達到一致性的平等。

但無論是在對孩子們的教育上,還是跟親人朋友們的相處上,每次開口前,如果我們都能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想想他爲什麽要這麽做,爲什麽要這麽説?也許,我們跟他們的溝通就會更順暢,就可以避免至少像我之前”信息屏蔽“那樣不好的榜樣~

 

與君共勉

 

 

***35easy生活饗樂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閱讀更多

Comments are closed.